📖《呼兰河传》是萧红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,这部小说以萧红童年生活为线索,反映出呼兰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、人情百态,“它是一篇叙事诗,一幅多彩的风土画,一串凄婉的歌谣。”——茅盾,这部小说的语言质朴、平淡,有一些口语化,有一些啰嗦、重复,缺乏文采和表现力,也没有太多的情感和思想深度,这与萧红作为一个记者的身份和经历有关。
📰萧红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,但她也是一个不幸的女人,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,从小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抑,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,她 19 岁逃离家庭,走上了写作的道路,却遭遇了多次感情的挫折和生活的困境,她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她对自由、平等、爱情的渴望,以及对社会黑暗、人性丑恶的批判,她的写作风格也因此显得尖锐、泼辣、犀利。
📰记者是一个记录和传播事实的职业,需要客观、准确、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信息,记者的文笔应该是清晰、流畅、有力的,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,引起读者的共鸣,而小说家则是一个创造和想象故事的职业,需要用丰富、生动、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,能够让读者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,感受到故事的魅力,小说家的文笔应该是优美、细腻、富有诗意的,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。
📰萧红作为一个记者,在《呼兰河传》中也有一些记录和描写,比如对呼兰小城的地理环境、历史沿革、风俗人情、人物故事等,这些描写虽然有些简略和粗糙,但也能够让读者对呼兰小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,比如她对呼兰小城的街道、店铺、庙宇、公园等的描写:
- 我家是荒凉的,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。
- 粉房里的歌声,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,越鲜明,就越觉得荒凉。
-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,以前住着我的祖父,现在埋着我的祖父。
- 他们就是这类人,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,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到寒凉就在他们的身上,他们想击退了寒凉,因此而来了悲哀。
📰萧红作为一个小说家,在《呼兰河传》中也有一些创造和想象,比如对呼兰小城的人物和故事的描写,这些描写虽然有些平淡和琐碎,但也能够让读者对呼兰小城的人物和故事有一个深刻的印象,比如她对呼兰小城的人物的描写:
- 有二伯是个老光棍,性情有些古怪,他常常一个人在大街上或是在庙台上坐着。
- 祖父是个慈祥的老人,他很疼爱我,也很喜欢我。
- 小团圆媳妇是个童养媳,她被婆婆打得死去活来,最后被卖到了磨房里。
- 冯歪嘴子是个卖豆腐的,他和王大姑娘自由恋爱结婚,生了两个孩子。
📰《呼兰河传》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,它反映了萧红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和问题,它的语言虽然不够优美和华丽,但也有一些生动和有趣的地方,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萧红的写作风格和个性,作为一部小说,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,比如结构松散,情节平淡,人物形象单薄,主题模糊等,它没有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惊喜和感动,也没有给读者留下太多的思考和回味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