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个老旧的弄堂里,每到黄昏时分,总会传来一阵有节奏的剁骨头的声音,那声音,像是一首独特的交响曲,在狭窄的空间里回荡,编织出一段段充满烟火气的故事。
阿婆是弄堂里出了名的剁骨头能手,她的家,就在弄堂的尽头,那间小小的屋子总是弥漫着饭菜的香气,每天傍晚,阿婆就会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,面前放着一块厚实的案板,手里紧紧握着那把锋利的剁骨刀。
“咚咚咚,咚咚咚”,剁骨头的声音准时响起,那声音清脆而有力,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了人们的心坎上,阿婆的动作娴熟而利落,她将一块块骨头稳稳地按在案板上,举起剁骨刀,用力地落下,刀与骨头碰撞的瞬间,发出的声响像是一场激烈的对话,骨头在诉说着它的坚韧,而剁骨刀则展示着它的锋利。
我常常站在不远处,静静地看着阿婆剁骨头,她的脸上带着一种专注而满足的神情,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皱纹,但此时的她却显得格外精神,她的眼神紧紧盯着手中的骨头,仿佛那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,而她正在进行一场神圣的创作。
随着剁骨头的声音,阿婆的思绪也仿佛飘回到了过去,她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,那个时候,物资匮乏,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着她亲手做的骨头炖菜,就是最幸福的时刻,孩子们都长大了,离开了弄堂,但她依然坚守在这里,用这熟悉的剁骨头的声音,延续着家的味道。
在阿婆剁骨头的声音中,弄堂里的其他人家也开始了准备晚餐的忙碌,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,那清脆的笑声与剁骨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,女人们在自家门口洗菜淘米,男人们则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回家,准备迎接这温馨的晚餐时光。
阿婆剁完骨头后,便开始生火做饭,她将骨头放入大锅里,加入葱姜蒜和各种调料,用小火慢慢炖煮,不一会儿,厨房里就弥漫着浓郁的香味,那香味顺着弄堂飘散开来,引得孩子们都忍不住咽口水。
“阿婆,什么时候能吃饭呀?好香啊!”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跑到阿婆家门口,笑嘻嘻地问道。
“快啦快啦,小馋猫,再等一会儿就好。”阿婆笑着回答道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骨头炖得越来越烂,香味也愈发浓郁,阿婆打开锅盖,热气腾腾的蒸汽扑面而来,她用勺子轻轻搅拌着锅里的骨头,那浓稠的汤汁翻滚着,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美味。
终于,晚餐时间到了,阿婆将炖好的骨头端上桌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享受着这美味的晚餐,那一块块骨头,炖煮得恰到好处,肉从骨头上轻轻滑落,入口即化,大家一边吃着,一边聊着家常,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。
剁骨头的声音,不仅仅是一种声音,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,它承载着阿婆对家人的爱,对过去岁月的怀念,也承载着弄堂里每一个人的温暖回忆,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,那有节奏的剁骨头的声音,就像是一首古老的歌谣,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生活中的那些美好瞬间,不要忘记家的味道。
每当我听到剁骨头的声音,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暖流,那声音让我想起了弄堂里的阿婆,想起了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,它就像一个时光机,带着我穿越回过去,重温那些充满烟火气的日子。
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,愿我们都能停下脚步,聆听那剁骨头的声音,感受那份来自生活深处的温暖与美好,因为,那声音里,藏着我们最珍贵的回忆,藏着家的方向💖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