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吴少年郎
建安五年,孙策遇刺身亡,临终前将自己的玉玺和佩剑都交给了年仅 19 岁的弟弟周瑜,并对他说:“公瑾,此天下之重器也,吾以与汝,汝当为吾之爪牙,为吾守护江东。”周瑜感激涕零,誓要为孙策报仇雪恨,他整顿兵马,联合了鲁肃、黄盖等将领,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,奠定了东吴的基业,周瑜因此声名远扬,被封为偏将军,领南郡太守,都督江东西路兵马。
周瑜不仅有勇有谋,还有着俊美的容貌和高雅的气质,他喜欢穿白色的衣服,佩着绿色的绶带,骑着黑色的骏马,手持白羽扇,他的风姿绰约,令人倾倒,他的好友孙策曾经对他说:“公瑾似美玉无瑕,又似玉树临风,吾见之犹怜,何况女子乎?”周瑜却淡然一笑,说:“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,何暇顾儿女之情乎?”
第二章:小乔之嫁
建安七年,周瑜随孙策攻破皖城,得到了两位绝世美女,大乔和小乔,孙策自己娶了大乔,将小乔赐给了周瑜,周瑜与小乔一见钟情,结为夫妻,他们的爱情如胶似漆,如漆似胶,他们一起游山玩水,一起吟诗作对,一起抚琴歌舞,一起品尝美食,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和温馨。
周瑜对小乔十分宠爱,他为小乔建造了一座华丽的府邸,名为“乔公府”,他为小乔购置了无数的珠宝首饰,绫罗绸缎,他为小乔准备了各种美味佳肴,美酒香茶,他为小乔安排了无数的歌舞姬,琴师乐师,他只要小乔一个笑容,一个眼神,就能让他满足。
小乔对周瑜也十分依赖,她觉得周瑜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,没有周瑜,她就活不下去,她听从周瑜的一切吩咐,从不违背他的意愿,她为周瑜缝制衣服,为周瑜做饭洗衣,为周瑜打扫房间,为周瑜整理书籍,她只要周瑜一个拥抱,一个亲吻,就能让她幸福。
第三章:赤壁之战
建安十三年,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南下,想要一举消灭东吴和刘备,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,在赤壁之战中与曹操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,周瑜作为东吴的大都督,亲自率领水军迎战曹操。
周瑜深知曹操水军的强大,于是他采用了火攻的策略,他利用风向和水流的变化,在赤壁之战中用数十艘装满硫磺、硝石等易燃物的火船攻击曹操的水军,曹操的水军被火船冲击得七零八落,死伤无数,周瑜趁机率领大军发起了总攻,打得曹操丢盔弃甲,狼狈逃窜,赤壁之战以东吴的胜利而告终。
第四章:英雄末路
赤壁之战后,周瑜声名大噪,被封为南郡太守,都督荆州、扬州、交州等地的兵马,他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荆州和益州,成为了当时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,他想要趁着曹操元气大伤的时候,一举夺取益州,然后再北上进攻中原,实现自己的统一大业。
周瑜的计划却遭到了孙权的反对,孙权认为益州是刘备的盟友,夺取益州会引起刘备的不满和反抗,益州地势险峻,易守难攻,夺取益州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,孙权更希望周瑜能够和刘备保持友好的关系,共同对抗曹操。
周瑜对此非常不满,他觉得孙权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,只知道贪图眼前的利益,而不知道长远的打算,他觉得自己的计划才是最正确的,只有夺取益州,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统一大业,他和孙权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和矛盾。
第五章:病逝巴丘
建安十五年,周瑜率领大军进攻益州,与刘备的军队在巴丘一带展开了一场激战,周瑜在战斗中身先士卒,奋勇杀敌,不幸中了流矢,身受重伤,他被部下紧急送回了东吴的都城建业,但是已经回天乏术。
周瑜在临终前,对孙权说出了自己的最后一句话:“主公,瑜有负于汝,不能完成汝之大业,瑜有负于天下,不能平定乱世,救民于水火,瑜有负于小乔,不能与汝长相厮守,共度余生,瑜有负于自己,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,成为一代英雄。”说完,周瑜就闭上了眼睛,享年三十六岁。
孙权听到周瑜的死讯,痛哭流涕,说:“公瑾,汝乃吾之股肱之臣,吾之手足兄弟,吾之心腹爱将,吾之生死之交也,汝若不死,吾何愁不能平定天下,汝若不死,吾何惧不能与汝共富贵,汝若不死,吾何憾不能与汝长相厮守,汝若不死,吾何悔不能听汝之言。”
小乔听到周瑜的死讯,悲痛欲绝,说:“公瑾,汝乃吾之良人,吾之知音,吾之伴侣,吾之依靠也,汝若不死,吾何忧不能与汝共欢乐,汝若不死,吾何惧不能与汝共患难,汝若不死,吾何憾不能与汝共生死,汝若不死,吾何悔不能与汝共白头。”
周瑜的死,不仅是东吴的一大损失,也是天下的一大损失,他的英名和事迹,被后人传颂不衰,他的爱情和婚姻,也被后人羡慕不已,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,一个真正的君子,一个真正的爱人。




